在线客服
经纪会员群
官方微信
陶瓷艺苑

走下神坛的艺术,依旧美得惊人

2019-03-13 13:28:50


  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说,用,是超越一切的工艺本质。在工艺中只有用才会产生美,当用远离时,美也会从中被分离出来,工艺丢弃了用,也就丢弃了美。


      柳宗悦主张的恰恰是工艺美术的“实用之美”。


  说到底,工艺美术的作品,不单单是一件艺术品,它首先是一件器物,要承担器物的功能性。


  比如说珠宝是用来佩戴的,铜炉是用来烧香、熏香的,瓷器的用途更是多种多样,喝茶、饮酒、吃饭……就算经常单独作为摆件出现的各种瓶瓶罐罐,一开始也是有自己的作用在的,例如插花。

0q2e-htwhfzr7731703.jpg


g83H-htwhfzr7732477.jpg

  没错,以上都是花器


  让这些器物成为艺术品,是中国人生活美学发展了几千年的结果:我们的祖先想让自己生活中随手用到的器物更美观一点、更精致一点,用来愉悦身心甚至是标榜身份。


  于是,很多传统工艺诞生了,比如织锦、刺绣;另一些传统工艺越来越精细、繁杂了,比如髹漆、制瓷。

7lbx-htwhfzr7733546.png

隋代瓷器VS清代瓷器


  从历史的脉络看,中国的器物和手工艺的追求是逐渐从“用”向“美”偏移的,甚至最终打破了二者的平衡,不计代价、不计成本的去追求精致、华美。


  这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,当然是有钱有权又有闲的皇室贵族。可以说,是全国(有时候甚至是全世界)的贵族,养活了中国众多的传统工艺。


  乾隆一个人养活的工艺?

rXUQ-htwhfzr7739649.jpg

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


  转心瓶:通过子母榫铆结构把内外瓶结合在一起,且内瓶可以转动。

Uo-a-htwhfzr7741031.jpg

透过镂空处可以看到内瓶


  当然,我们不能粗暴的说美的器物就一定会丧失实用性,但这个实用是有很大限制的,它只适用于贵族阶层,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。


  这也是为什么,时间来到现代之后,传统工艺会出现传承难的困境,甚至在出台非遗保护政策,全国、全民族呼吁传统文化复兴的情况下,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传统工艺濒临失传。


  因为传统工艺赖以生存的贵族消解了,而普通人的生活中并没有它们的一席之地。并非不觉得美,而是除了美别无他用(也可能是用不起),只能被供奉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。


 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,使用是最好的传承。但普通人去购买使用的前提,必须是这些传统工艺和传统工艺品“有用”,而不只是一句“为了传承”。


  经常被人羡慕的日本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,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柳宗悦的民艺论。所谓民艺是指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厚交往的工艺品,是为了一般民众的生活和满足众多的需要而制作,以实用为第一目的的器物及其工艺。


  中国传统工艺想要传承下去,也必须要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场景,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。


  值得庆幸的是,一些传统手工艺的从业者,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为此努力。


  当传统工艺成为更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那么无需呼唤传承,它会自然生长。


      (来源:宝库)